纳税期限是指纳税人按照税法规定缴纳税款的期限。比如,企业所得税在月份或者季度终了后15日内预缴,年度终了后4个月内汇算清缴,多退少补;营业税的纳税期限;分别为5日、10日、15日或者一个月,纳税人的具体纳税期限,由主管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应纳税额的大小分别核定,不能按照固定期限纳税的,可以按次纳税。 各种税都明确规定了税款的交纳期限。 纳税期限也是税收固定性特征的重要体现现代税收制度在确定纳税期限时一般有以下的考虑: ① 根据各行业生产经营的不同特点和不同征税对象决定纳税期限。如农业税,考虑到农业的收获季节,规定分夏秋两季征收:各种所得税,以年所得额为征税对象,实行按全年所得额计算征收,分期预缴,年终汇算清缴,多退少补的办法; ② 根据纳税人交纳税款数额的多少来决定。交纳税款多的纳税人,纳税期限核定短些;反之,纳税期限核定长些; ③根据纳税行为发生的情况,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次数为纳税期限。实行按次征收。如屠宰税、集市交易税等都是发生纳税行为后按次交纳; ④为保证财政收入,防止偷漏税,在纳税行为发生前预先缴纳税款。确定纳税期限,包括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确定结算应纳税款的期限。这个结算期限,由税务机关根据应纳税款的多少,逐户核定,一般分为 1 天、3天,5天、10天、15天、1个月等等; 二是确定缴纳税款的期限。应纳税款到了结算期限,纳税需要有个代算税款和办理纳税手续的时间。
一般规定按1个月结算纳税的,税款应在期满7天内缴纳,其余的均在结算满5天内缴纳。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